内大臣是什么意思

内大臣的解释 内大臣怎么读

"内大臣"词语拼音:nèi dà chén,注音:ㄋㄟˋ ㄉㄚˋ ㄔㄣ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內大臣,首字母:N,缩写:ndc

内大臣
词语 内大臣 繁体 內大臣
拼音 nèi dà chén 注音 ㄋㄟˋ ㄉㄚˋ ㄔㄣˊ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N 缩写 ndc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内大臣】的含义

1.唐后期置枢密使,以宦官任之,掌承受表奏;又用宦官任护军中尉,统领神策军,防守京师。枢密使和护军中尉称为"内大臣"。 2.清制,选满洲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子弟作为皇帝侍卫,以勋戚大臣统之,称为领侍卫内大臣,共六人,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各二人。其次称内大臣,亦六人,掌先后宸御,左右翊卫,出入扈从。参阅《清通典.职官九》﹑清王士秅《池北偶谈.谈故二.内大臣》。

内大臣词语的网络解释

官名,清代仅次于领侍卫内大臣的侍卫亲军统领,负责协助领侍卫内大臣。清代制度,设“侍卫处”,《清史稿·职官志》说:“侍卫处设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内大臣,从一品,各六人”。另有散秩大臣若干人。协助领侍卫内大臣掌管统率侍卫亲军,护卫皇帝,地位颇为尊崇,以八旗中镶黄、正黄、正白(称上三旗)旗中选拔侍卫(侍卫分四等,另有蓝翎侍卫等),由内大臣协助领侍卫内大臣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