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箫是什么意思

排箫的解释 排箫怎么读

"排箫"词语拼音:pái xiāo,注音:ㄆㄞˊ ㄒ一ㄠ,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排簫,首字母:P,缩写:px

排箫
词语 排箫 繁体 排簫
拼音 pái xiāo 注音 ㄆㄞˊ ㄒ一ㄠ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P 缩写 px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排箫】的含义

1.古代管乐器。也称箫。编竹而成,大者二十三管,小者十六管,按律排列于木椟中,上端平齐,下端两旁长而中部短,参差不同,故又名"参差"。管底以蜡蜜封堵的称"底箫",无底的称"洞箫"。木椟以红或黑色髹漆,有戗作云形者,则称"云箫"。 2.吹箫。

排箫词语的网络解释

传统乐器,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排箫,是距今3000年的中国西周初期的骨排箫。排箫是把若干支同种材质的音管,用粘接、捆绑、或框架固定的方式把它们结合成一个整体乐器,在音管的内部用蜂蜡或软木塞堵住,吹奏时,气流从吹口上方滑过,撞击对侧的内管壁,气流在音管的内腔震动,产生了乐音,由于蜂蜡、软木塞的位置不同,气流在音管内的震动周期不同,所以气流的震动频率不同,因而就产生了不同的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