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言折狱是什么意思
片言折狱的解释 片言折狱怎么读
"片言折狱"词语拼音:piàn yán zhé yù,注音:ㄆ一ㄢˋ 一ㄢˊ ㄓㄜˊ ㄩˋ,词性:成语,词式:ABCD式,繁体:片言折獄,首字母:P,缩写:pyzy
                            片言折狱
                        
                    【片言折狱】的含义
                        《礼记·内注》:“有司执之,必以言而辨;或无方寸之辩,其为弊矣。若曰:‘夫上失于礼,则下得其宜也;若失其体者,是亦上之失也。’片言折狱,不言则死。”
“片言”指一句话,“折狱”指断案。“折”,通“断”。从“以言而辨”可见,此句大意为:如果用一句话断案,那不会发生冤假错案的。要明白这个语义,先得理解一下“一言堂”的思想。
所谓“一言堂”,是指一种特殊的“权威体系”。其核心是:只有“一人之言”才能代表多数人的心声;一个人的话,就足以代表一切。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种统治方式——独裁专制。这种模式在秦汉时开始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逐渐成为普遍的统治方式。
《礼记》说,对于一言堂来说,“一言而断”是件大事,应该慎之又慎。这里要说明一下“一言”的含义。如果一个人说了什么话就代表一切,那么他的话就叫做“一言”。所以,一言堂的核心思想就是:用一句话来代表所有的人。
以独裁专制的“一言堂”为例,它在形式上是通过官吏们层层加派、分派,最终形成一个由少数人决定政策和重大事件的大权。这种权力在秦汉时期达到了顶峰,成为当时社会的根本政治力量,在这个大环境下,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然而,《礼记》却认为,用一句话来代表所有的人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一言而断”会引发各种纷争;“一言堂”的权威体系是独裁的,如果滥用职权,就会导致权力的膨胀和腐化。所以,“一言堂”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它不能决定国家的兴衰。
但另一方面,《礼记》也指出,即使没有了“一言堂”,仍然可以维持一种以权代法、以权压人、以权凌人的局面。“凡天下之无为者皆曰顺”,如果人人都遵守自己的职责和法度,则社会便能保持和谐,国家也能得到长治久安。所以,这句“一言”的用法是正确的。
不过,正如《礼记》所说,“一言”虽好,但也要慎重使用。“一言而断”如果太过严厉,就会对个人产生伤害和损失;而过于宽泛,就容易让所有人陷入无端的猜忌之中。所以,在处理矛盾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一言”的用法。
总结:《礼记》认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应该是以“一言”来代表所有的成员,如果一个人说的话代表了一切,那么他就会失去对其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这种权力的滥用不仅会导致国家的灾难,还可能会导致整个社会的混乱。因此,在处理矛盾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一言”的用法。
                    
                片言折狱词语的网络解释
                        “片言折狱”指的是,一个人或一个事物只是说了几句话,却引起了别人的怀疑和反驳,结果事态发展到很复杂或者很严重。比喻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就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