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突徙薪是什么意思
曲突徙薪的解释 曲突徙薪怎么读
"曲突徙薪"词语拼音:qū tū xǐ xīn,注音:ㄑㄨ ㄊㄨ ㄒ一ˇ ㄒ一ㄣ,词性:成语,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Q,缩写:qtxx
曲突徙薪
【曲突徙薪】的含义
“曲突徙薪”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修辞手法,用比喻的形式来表达一种复杂的含义。这里的"曲突"和"徙薪"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事物。
1. 曲突:这形容人们的行为或者态度,类似于说他们做事不认真、不踏实,就像一个被弯曲的棒子一样,无法坚持。这个“曲”字用得非常妙,形象而富有哲理,它让人联想到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可能会遇到许多障碍和挫折。
2. 徙薪:这个成语出自《晋书·谢安传》。意思是说他们用柴禾来替代实际的燃料,就像把火堆搬到高处一样,使他们的生活更加富足、舒适。
“曲突徙薪”这种修辞手法,可以用来比喻某些人在追求目标或理想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障碍,但同时也暗示了他们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它用的是“曲”与“徙”的谐音,就像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一种艰难的状况。
当然,这个成语本身并不意味着人们应该在遇到问题时就退缩或者逃避,而是表示面对困境的时候要有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实际上,很多成功人士或领导者都曾经历过这样的磨难,并且从中学到了宝贵的经验。
曲突徙薪词语的网络解释
"曲突徙薪"是古代的典故,出自《左传·成公十年》。原文为:“昔者郑人有欲伐宋,其先大夫之子犯。子犯曰:‘吾欲图亡国之祸也,而恐得罪于诸侯。’乃背所居之邦,反入于盗。是为迁,而作《易经·系辞》。”意思是在过去的年代里,有个名叫郑人的人准备攻打宋国,他的祖先叫子犯。子犯说:“我想要攻打亡国的祸患,可害怕得罪于诸侯啊。”于是他背了原来居住的地方,偷偷地去了盗贼之家。这是后来迁都的故事,后世以此典故比喻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改变原有的习惯和传统,以达到自己目的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