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之有道是什么意思
求之有道的解释 求之有道怎么读
"求之有道"词语拼音:qiú zhī yǒu dào,注音:ㄑ一ㄡˊ ㄓ 一ㄡˇ ㄉㄠˋ,词性:量词,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Q,缩写:qzyd
求之有道
【求之有道】的含义
“求之有道”是《道德经》中的一句话,出自第十五章:“夫唯不以生为已,而能清静其身。故失常者,亦谓之自然;损少者,亦谓之自然;无用者,亦谓之自然。” 该句的意思是:只有不追求利益和名利,才能做到清静自安、心平气和的状态。因此,在求之有道中,人们会寻求那些能够符合自己内心需要的或接近自己的事物,并且要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这种境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它要求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于功名利禄、权利地位等外在的东西,而是应该注重自身的修为和修养,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正如孔子所言:“不为仁,得之则寿,不得则死。” 一个人只有做到不为利益所动、坚守道德伦理底线,并且能够以自己的言行来诠释“求之有道”,才能达到内心的平和和快乐。
在儒家的修身养性思想中,“道”字与修养是密不可分的。儒家强调通过修心,去除杂念,追求内心的平和和谐,最终达到内心宁静、无欲无求的状态。“求之有道”的境界,正是这种修为的体现。因此,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的修养,寻找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并且努力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和谐。
总的来说,“求之有道”体现了儒家“修身养性”思想中的精神追求,即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道德行为,达到内心平静、心地宁静的状态。这种境界超越了个人的欲望追求,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人生哲学,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实践。
求之有道词语的网络解释
"求之有道"是形容一个人做事时心怀善意,追求正义。这个成语出自于《左传·僖公四年》。当时孔子曾向鲁哀公说:“夫子不言,不笑,我非寡人而为寡人之害”。在这里,他所说的“无言”,是指说话的不多,表示自己无意说出口,所以可以理解成求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