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高胆壮是什么意思
气高胆壮的解释 气高胆壮怎么读
"气高胆壮"词语拼音:qì gāo dǎn zhuàng,注音:ㄑ一ˋ ㄍㄠ ㄉㄢˇ ㄓㄨㄤˋ,词性:成语,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Q,缩写:qgdz
气高胆壮
【气高胆壮】的含义
"气高胆壮"是一个成语,意为意志坚定、性格豪爽。这个成语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蜀相》。
这首诗中有一句“三顾茅庐”,意思是诸葛亮为了得到刘备的支持和重用,三次拜访刘禅(即刘备)请求出山,但刘禅都拒绝了他。诸葛亮在听到这些消息后,气得非常高兴,于是挥剑斩钉、斩铁成寸般地掷向自己的长枪,并且大声说:“我宁可丢头,也不愿胆怯!”表达了他为国家效力的坚定决心和气概。
“气高”则意味着他的气量很大,在面对困难时不会退缩,而是要以高昂的斗志去应对。"胆壮"在这里是形容他勇敢果断、无所畏惧的性格特征。因此,"气高胆壮"就是指诸葛亮在遇到困难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以勇气和决心去面对挑战。
总的来说,“气高胆壮”是一种表现了诸葛亮在困境中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这种品质也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那些意志坚定、性格豪爽的人。
气高胆壮词语的网络解释
"气高胆壮"是形容人非常自豪,自信而又不失勇猛的人。这个词语通常用来比喻那些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仍然能够保持乐观、坚定的态度,并且能勇于面对挑战和逆境的人。"气高"是指气量大,胸襟开阔;而"胆壮"则表达出具有勇气和决心去完成某项任务的决心。
例如:
- 他非常气高,但又有一种勇气支撑着他的行动。
- 这个女孩虽然有些胆壮,但在困难面前还是保持着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