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泰是什么意思

齐泰的解释 齐泰怎么读

"齐泰"词语拼音:qí tài,注音:ㄑ一ˊ ㄊㄞˋ,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齊泰,首字母:Q,缩写:qt

齐泰
词语 齐泰 繁体 齊泰
拼音 qí tài 注音 ㄑ一ˊ ㄊㄞˋ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Q 缩写 qt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齐泰】的含义

1.太平。

齐泰词语的网络解释

齐泰(?—1402年),本名德,字尚礼,别号南塘。明太祖赐名泰,明南直隶溧水(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人,明初著名官员。

洪武十七年(1384年)应天乡试解元,次年成进士。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提拔为兵部左侍郎。明太祖临终,齐泰召授顾命辅佐皇太孙,建文帝登基后,命他与黄子澄同参国政,不久晋升为兵部尚书。

齐泰是向建文帝朱允炆建议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削藩引发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之后他请削燕王朱棣属籍,声罪致讨,力主伐燕。建文军屡败,齐泰等被罢官,又被建文帝召还,不久又遭贬官。建文四年(1402年),京师(今南京)失守,齐泰奔走外郡以图兴复。被燕军执于京师,不屈而死,祸及九族。

南明弘光初年(1645),追赠太保,谥号“节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