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事倥偬是什么意思
戎事倥偬的解释 戎事倥偬怎么读
"戎事倥偬"词语拼音:róng shì kǒng zǒng,注音:ㄖㄨㄥˊ ㄕˋ ㄎㄨㄥˇ ㄗㄨㄥˇ,词性:成语,词式:无词式,繁体:戎事倥傯,首字母:R,缩写:rskz
戎事倥偬
【戎事倥偬】的含义
"戎事倥偬"是汉语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语出鲁国大夫叔向对孟孙子的评价。原指孟孙子年少时在朝中做事不顺、马蹄上沾血迹,常出现昏睡、恍惚等现象。后来比喻人不坚定,经常做错事,有时连自己都做不了主;也比喻事情频繁发生,常常使自己不知所措。
此成语中的"戎事"指的是军事或政治事务的行动和情况,而"倥偬"则是形容忙碌且匆忙的状态。
在古代中国,官员与士兵共同执行国家的军事、政治等任务。孟孙子为国效力,经常要处理各种军事上的事情,如作战、出征、防备敌人等。他年轻时在朝中做事不顺,在马蹄上沾血迹的现象常常让他感到困惑和迷茫。
成语"戎事倥偬"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年幼的、心智尚未成熟的人,虽然他们也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但往往因为缺乏经验而犯了一些错误或失误。例如,一个年轻人可能会在军事行动中出现混乱、慌乱的状态,或者在面对一些棘手的问题时变得不知所措。
总的来说,“戎事倥偬”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那些年幼的官员常常处于迷茫和困惑之中,不知道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也被称为“驼背官”。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事情时,要保持冷静和判断力。
戎事倥偬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