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袒负荆是什么意思

肉袒负荆的解释 肉袒负荆怎么读

"肉袒负荆"词语拼音:ròu tǎn fù jīng,注音:ㄖㄡˋ ㄊㄢˇ ㄈㄨˋ ㄐ一ㄥ,词性:成语,词式:ABCD式,繁体:肉袒負荊,首字母:R,缩写:rtfj

肉袒负荆
词语 肉袒负荆 繁体 肉袒負荊
拼音 ròu tǎn fù jīng 注音 ㄖㄡˋ ㄊㄢˇ ㄈㄨˋ ㄐ一ㄥ
词性 成语 词式 ABCD式
首字母 R 缩写 rtfj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肉袒负荆】的含义

"肉袒负荆"是汉语成语,出自《左传·昭公四年》:“夏后氏朝于唐。三年,成王使师进兵伐陈,楚子令陈子先出,与孟明视会于淮水之上,曰:‘若用此计,则吾得三翼马,备我诸军,可以克敌也。’楚人既至淮,杀其司马,取大隧而入之,遂尽取其兵。”这里的"肉袒负荆"是指"屈辱的投降"。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它的意思是说:在古代战争中,如果敌人派使者来求和,而我们的军队却准备进攻,并且故意向他们展示一些卑鄙的东西,以便引诱对方放弃,然后趁机发动攻击,那么我们就会被俘虏。在这个情境下,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和决心,我们应该选择"肉袒"(意思是弯曲着上身),而不是假装投降,因为这样会显得过于羞涩或者无礼。 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在战争中如何避免遭受屈辱的结局。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强大的敌人的威胁时,我们应该勇敢、智慧地做出决定,而不要试图通过欺骗或妥协来换取胜利。

肉袒负荆词语的网络解释

"肉袒负荆"是一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遂以肉袒负荆,以通进退。” 意思是说:正要接受君主的赏赐,而自己却背起了背心、披上了麻布衣裳。比喻在遭遇羞辱或受压迫时,坦然接受。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人,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在现代生活中,“肉袒负荆”也常用来表达一个人的坚强与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