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农是什么意思

司农的解释 司农怎么读

"司农"词语拼音:sī nóng,注音:ㄙ ㄋㄨㄥ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司農,首字母:S,缩写:sn

司农
词语 司农 繁体 司農
拼音 sī nóng 注音 ㄙ ㄋㄨㄥˊ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S 缩写 sn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司农】的含义

"司农"是唐代官名,位于中国唐朝时期。这个官职的主要职责是主管农业和土地事务。具体来说: 1. 任职标准:唐制,司农有九种,即司农少监、司农寺丞等。 2. 职责范围: - 审定赋税制度 - 管理农田水利 - 领领土地收授及赋役征派 3. 与官职的关系:唐朝的司农署由门下省(中央六部之一)直接统领,它在唐太宗、武则天、唐高宗等皇帝统治时期都作为重要部门。司农有以下几类: - 象司农少监:司农少监掌管土地和租赋事项,负责征收、管理及分配。 - 太府司:司农太府丞主管农业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4. 简介: - 《旧唐书》记载:“天宝八载,改尚书省为门下省,司农少监等六部都置官于门下省……” - 司农是唐朝时期重要的一类官员,对国家的财政和农业有重要的影响。 5. 影响:由于其在唐代经济中占据核心地位,司农的地位与权力显著。唐太宗李世民曾多次亲自过问此事,并且对其进行了改革和整顿。 6. 代表人物:唐朝时期的宰相、户部尚书等高官均担任过司农的职务。 总之,“司农”这个官职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涉及到农业税赋的征收与管理,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和土地资源的平衡。

司农词语的网络解释

“司农”是“司农部”的简称,指负责管理农政、土地等事务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