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人是什么意思

庶人的解释 庶人怎么读

"庶人"词语拼音:shù rén,注音:ㄕㄨˋ ㄖㄣ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S,缩写:sr

庶人
词语 庶人 繁体
拼音 shù rén 注音 ㄕㄨˋ ㄖㄣˊ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S 缩写 sr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庶人】的含义

西周时用以称农业生产者。春秋时其地位在士之下,工商皂隶之上。秦汉后泛指无官爵的平民。

庶人词语的网络解释

庶人(shù rén):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周代统治族居住在国中(城内)及国郊,称为国人。国人中的上层为卿、大夫、士,下层为庶人。大部分庶人居于城郊,耕种贵族分给的土地,享有贵族给予的政治军事权利。如参加国人大会,参与军事活动,充当徒卒(注:tú zú,步兵)等。但他们也承担沉重的义务,如庶人服兵役,缴纳军赋等。此外,青年庶人还负担一定的劳役。庶人还包括具有自由身份的劳动者及被免除人身依附关系的奴隶。“三后之姓,于今为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意即夏、商、西周三代帝王的后代,到今天成了平民。



庶人,汉语词汇。


拼音:shù rén


释义: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