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是什么意思

生地的解释 生地怎么读

"生地"词语拼音:shēng dì,注音:ㄕㄥ ㄉ一ˋ,词性:名词,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S,缩写:sd

生地
词语 生地 繁体
拼音 shēng dì 注音 ㄕㄥ ㄉ一ˋ
词性 名词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S 缩写 sd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熟地
组词

【生地】的含义

1.谓可以保全生命之地;安全之地。 2.新地。 3.天资;资质。 4.未开垦之地。 5.中药名。生地黄的简称。未经蒸制的地黄的根,有退热﹑止血等作用。

生地词语的网络解释

生地(拉丁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别名生地黄,野地黄、山烟根等,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性喜温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主产于中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等地,用药部位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具有清热凉血、益阴生津之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李时珍对生地黄的评价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为玄参科植物,其根部为传统中药之一,最早出典于《神农本草经》。依照炮制方法在药材上分为:鲜地黄(生地黄、鲜生地)、干地黄(生地黄、干生地)与熟地黄(熟地)。生地黄、干地黄在不同典籍意涵不同,易生混淆。株高15-30厘米,初夏开花,花大数朵,淡红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