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是什么意思
上甘岭战役的解释 上甘岭战役怎么读
"上甘岭战役"词语拼音:shàng gān lǐng zhàn yì,注音:ㄕㄤˋ ㄍㄢ ㄌ一ㄥˇ ㄓㄢˋ 一ˋ,词性:动词,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S,缩写:sglzy
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的含义
上甘岭战役,也被称为“上甘岭反击战”,是1952年9月6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北越人民在位于中国北部边境的上甘岭地区的“上甘岭集团营”发动的一场大规模进攻作战行动。这场战役持续了38天,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彻底击溃了敌人的攻势。
上甘岭战役的背景和经过
1952年,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朝鲜内战中占据了北朝鲜和中国边境地区,对南朝鲜发动了一场大规模军事进攻。据称,这场进攻计划是为了破坏韩国与朝鲜之间的贸易平衡,并削弱中国战场以加速其向联合国军发起的攻势。
上甘岭战役发生的主要地点是中国北部边界的上甘岭地区。该地区位于高海拔的山上,气候寒冷干燥,地形复杂且危险。在这场战役中,美军及其盟国的部队与北朝鲜人民在这一山地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这场战役的影响
1. 诺曼底登陆:联合国军成功突破了美国的防御,打开了通往欧洲大陆的门户。这标志着欧洲战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 北朝鲜解放:上甘岭战役的成功使北朝鲜脱离了联合国军的直接控制,重新获得了自由和独立。
3. 美国退出战局:由于上甘岭战役的胜利,美国不得不开始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投入到对苏联的战争中。
总的来说,上甘岭战役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不仅巩固了北朝鲜人民的权利,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
上甘岭战役词语的网络解释
"上甘岭战役"是1956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中,为保护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鸭绿江边的阵地,由以邱少云同志为代表的人民英雄组成的志愿军所进行的著名的战斗。该战役历时三天三夜,共歼灭敌15万多人,保卫了中国边境安全,取得了惊天动地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