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是什么意思

三家分晋的解释 三家分晋怎么读

"三家分晋"词语拼音:sān jiā fēn jìn,注音:ㄙㄢ ㄐ一ㄚ ㄈㄣ ㄐ一ㄣˋ,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三家分晉,首字母:S,缩写:sjfj

三家分晋
词语 三家分晋 繁体 三家分晉
拼音 sān jiā fēn jìn 注音 ㄙㄢ ㄐ一ㄚ ㄈㄣ ㄐ一ㄣˋ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S 缩写 sjfj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三家分晋】的含义

春秋晚期,晋国各世卿为夺取晋国政权相互兼并,至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三分晋地,晋君成为附庸。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

三家分晋词语的网络解释

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