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监是什么意思

三监的解释 三监怎么读

"三监"词语拼音:sān jiān,注音:ㄙㄢ ㄐ一ㄢ,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三監,首字母:S,缩写:sj

三监
词语 三监 繁体 三監
拼音 sān jiān 注音 ㄙㄢ ㄐ一ㄢ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S 缩写 sj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三监】的含义

1.周武王灭商后,以商旧都封给纣子武庚,并以殷都以东为卫,由武王弟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墉,由武王弟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由武王弟霍叔监之;总称三监。见汉郑玄《诗.邶墉卫谱》。一说指武庚﹑管叔﹑蔡叔。见《汉书.地理志下》﹑清王引之《经义述闻.三监》『代儒家依托周初三监的事,把三监作为周朝的通制。 2.唐代官署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的合称。

三监词语的网络解释

中国周朝周武王灭商后为监管殷遗民而采取的措施。周武王攻下商都朝歌后,纣王被迫自焚而死,商朝亡,但商的奴隶主阶级仍保存了很强的实力。为加强对殷民的控制,巩固西周在中原地区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