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桓是什么意思

三桓的解释 三桓怎么读

"三桓"词语拼音:sān huán,注音:ㄙㄢ ㄏㄨㄢ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S,缩写:sh

三桓
词语 三桓 繁体
拼音 sān huán 注音 ㄙㄢ ㄏㄨㄢˊ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S 缩写 sh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三桓】的含义

1.春秋时鲁国大夫孟孙(仲孙)﹑叔孙﹑季孙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故称"三桓"。文公死后,三桓势力日强,分领三军,实际掌握了鲁国的政权。

三桓词语的网络解释

三桓,即指鲁国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鲁国的三桓起于鲁庄公时代(前693年─前662年)。鲁庄公父亲鲁桓公有四子,嫡长子鲁庄公继承鲁国国君;庶长子庆父(谥共,又称共仲,其后代称仲孙氏。庶子之长又称“孟”,故又称孟氏、孟孙氏)、庶次子叔牙(谥僖,其后代称叔孙氏)、嫡次子季友(谥成,其后代称季氏)皆按封建制度被鲁庄公封官为卿,后代皆形成了大家族,由于三家皆出自鲁桓公之后,所以被人们称为“三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