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是什么意思
三大战役的解释 三大战役怎么读
"三大战役"词语拼音:sān dà zhàn yì,注音:ㄙㄢ ㄉㄚˋ ㄓㄢˋ 一ˋ,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三大戰役,首字母:S,缩写:sdzy
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的含义
1.指解放战争中的三个大战役,即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词语的网络解释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中华民国国军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
1948年,解放军攻克拥有10万重兵、工事坚固的山东省会城市济南。毙伤国民党军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济南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攻克敌人重点设防的大城市的开始。这一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