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诗是什么意思

删诗的解释 删诗怎么读

"删诗"词语拼音:shān shī,注音:ㄕㄢ ㄕ,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刪詩,首字母:S,缩写:ss

删诗
词语 删诗 繁体 刪詩
拼音 shān shī 注音 ㄕㄢ ㄕ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S 缩写 ss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删诗】的含义

1.指孔子删《诗》之说。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谓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凡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世以司马迁去古较近,所言必有因而然,多信之。然亦有疑者。如唐孔颖达于《诗谱序疏》中称"如《史记》之言,则孔子之前,诗篇多矣,案书传所引之诗,见在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録不容十分去九,马迁言古诗三千余篇,未可信也。"更有甚者,如清崔述则以《论语》有"诗三百"之语,断言"当孔子之时,已止此数,非自孔子删之而后为三百也。"考今存《诗经》三百零五篇内容,历岁久远,布地辽广,而分体编排,井然有序,比音用韵,大致相近,谓此未经删汰整理,本来如此,殆难想象。凡有成就,归美一圣,固未可信,而必谓孔子未曾删诗,亦逞臆之谈。 2.泛指删选诗歌。

删诗词语的网络解释

指孔子删《诗》之说。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谓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者凡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