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棒鼓是什么意思

三棒鼓的解释 三棒鼓怎么读

"三棒鼓"词语拼音:sān bàng gǔ,注音:ㄙㄢ ㄅㄤˋ ㄍㄨˇ,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S,缩写:sbg

三棒鼓
词语 三棒鼓 繁体
拼音 sān bàng gǔ 注音 ㄙㄢ ㄅㄤˋ ㄍㄨˇ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S 缩写 sbg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三棒鼓】的含义

1.即花鼓,用三棒上下敲击,故名。

三棒鼓词语的网络解释

三棒鼓是传统曲艺曲种之一。

三棒鼓是广泛流传于重庆酉阳、湖南湘西龙山县永顺县以及张家界和湖北沔阳、天门一带和鄂西南恩施州等武陵山区一带的一种曲艺走唱形式。

三棒鼓源于唐代的三杖鼓。明人沈德符在《顾曲杂言》里已记载了三棒鼓在万历年间的演出情况。清末与凤阳花鼓合流,流传渐广。为谋生计,沔阳、天门一带的人们背井离乡,浪迹天涯,到中欧,到东南亚,走到哪里,唱到哪里,他们被称之谓“中国的吉卜赛人”。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各地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并随艺人流传到英、法、意、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数十个国家。

三棒鼓击鼓的技巧有单跨花、砍四门、绞花、织布、单鼓花、双鼓花、麻雀钻竹木,“白蛇吐飞剑,“乌龙搅水”,“金钱吊葫芦”等。

2011年5月23日,三棒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