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线是什么意思

三八线的解释 三八线怎么读

"三八线"词语拼音:sān bā xiàn,注音:ㄙㄢ ㄅㄚ ㄒ一ㄢˋ,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三八線,首字母:S,缩写:sbx

三八线
词语 三八线 繁体 三八線
拼音 sān bā xiàn 注音 ㄙㄢ ㄅㄚ ㄒ一ㄢˋ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S 缩写 sbx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线

【三八线】的含义

“三八线”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从1946年11月开始对国民党军占领区反动派实行的全面大扫荡,又称“三大战役”的战场。它在战略和战术上都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从广义上讲,“三八线”就是指党、政、兵三个代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进行的大规模的解放战争中,由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的第一个总的战略方针。这个方针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总目标;以夺取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中心为战略重点;以各路部队集中优势兵力,用最少的时间,最短的距离,迅速、大体、彻底地完成任务。 从狭义上讲,“三八线”就是党、政、兵三个代表在1946年到1947年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进行的大规模的解放战争中,由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的第一个总体战略方针。这个总的战略方针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总目标;以夺取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中心为战略重点;以各路部队集中优势兵力,用最少的时间,最短的距离,迅速、大体、彻底地完成任务。 在1947年7月至8月间,在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决定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对敌军实行的大规模的反攻。在“三八线”这一战略基础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又进行了更加广泛的行动,如以主力部队深入敌后,以若干个连、排为单位,组成独立团,进行各个击破;在敌后地区与敌人进行巷战,如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等;等等。

三八线词语的网络解释

"三八线"是毛泽东1938年提出的,意指红军长征期间,以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为中心的地区。这一概念不仅被用来描述中国共产党、工农红军以及广大人民在中国革命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位置,也常用于比喻或描绘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的群体或区域。 网络解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三八线”是指在1938年八一宣言中提出的,指中国共产党以中心为枢纽,控制了全国的政权。后来,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外交等领域,特别是在国际关系和民族团结方面,用来描述一个特定区域的政治状况或历史背景。 例如,在讨论“一带一路”倡议时,“三八线”可以比喻为连接中亚、西亚和北非的地区,代表中国作为这个地区的核心。在讨论气候变化时,“三八线”可能指的是亚洲东部、欧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部分地区,这些区域经常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总的来说,“三八线”是一个广泛的语义概念,在不同的情境下可以被用来描述不同的地理、历史或文化背景下的特定区域或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