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两是什么意思

银两的解释 银两怎么读

"银两"词语拼音:yín liǎng,注音:一ㄣˊ ㄌ一ㄤˇ,词性:名词,词式:无词式,繁体:銀兩,首字母:Y,缩写:yl

银两
词语 银两 繁体 銀兩
拼音 yín liǎng 注音 一ㄣˊ ㄌ一ㄤˇ
词性 名词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Y 缩写 yl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银两】的含义

1.中国旧时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秤量货币。开始于汉代﹐盛行于明清两代。清末有实银两和虚银两之分。实银两指实际流通的白银﹐如银锭。其重量和成色各地不同。虚银两是一种记帐货币﹐有一定的含银量﹐并无实物。

银两词语的网络解释

银两是以银锭为主要形式的一种秤量货币单位。起于汉代盛行于明清。作为法定货币单位,止于1933年的“废两改元”。1933年后仍在民间使用。近代银两有实虚之分。实银两指实际流通的白银,大体分为4种: 元宝,中锭,小锭,碎银。秤量银两的平砝,因地区和使用单位各异,全国有170余种,最主要的是库平两、广平两、关平两、漕平两等。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 清政府规定库平 1两等于37.30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