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观止矣是什么意思
叹观止矣的解释 叹观止矣怎么读
"叹观止矣"词语拼音:tàn guān zhǐ yǐ,注音:ㄊㄢˋ ㄍㄨㄢ ㄓˇ 一ˇ,词性:成语,词式:ABCD式,繁体:嘆觀止矣,首字母:T,缩写:tgzy
叹观止矣
【叹观止矣】的含义
"叹观止矣"出自《左传·昭公十年》。这是孔子告诫子路不要轻视别人,要善于听取别人的评论和建议。
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孔子所说的观点:只有自己能听到别人的话,才能有所作为;只有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才能取得成功。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且善于运用这些意见去做事,那么这个人就可能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成就。
叹观止矣词语的网络解释
"叹观止矣"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全词为: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而望,则不可得而闻也。
作者从蜀道中选取两个意象,将自己置身于高山深谷、险峻陡峭的环境之中,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感受到一种超然和悲壮的氛围。"观止"一词在这里指达到极高的境界,引出下文"噫吁嚱,危乎高哉!",表达作者对蜀道之难的惊叹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