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本是什么意思

题本的解释 题本怎么读

"题本"词语拼音:tí běn,注音:ㄊ一ˊ ㄅㄣˇ,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題本,首字母:T,缩写:tb

题本
词语 题本 繁体 題本
拼音 tí běn 注音 ㄊ一ˊ ㄅㄣˇ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T 缩写 tb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题本】的含义

1.明清时的一种奏章。明制凡兵刑钱粮﹑地方民务等大小公事皆用题本,由官员用印具题﹐送通政司转交内阁入奏。私事则用奏本,不准用印。清初行题本与奏折制,科道及在京满汉官员奏折均可直达宫门陈奏;军机处设立后,内外官员有紧急事务悉具奏折﹐即送军机处﹐而送通政司转达内阁的题本却成例行公事。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遂废题本,专用奏折,通政司亦一并裁撤。 2.谓上奏章。

题本词语的网络解释

题本是中国明清时期奏疏文种名称之一。明初臣民言事于皇帝只用奏本,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规定,诸司有急务不能面陈,许具题本投进,专用于公事。其外形为用纸折叠而成的折子,内中每幅6行,每行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