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真是什么意思

陶真的解释 陶真怎么读

"陶真"词语拼音:táo zhēn,注音:ㄊㄠˊ ㄓㄣ,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T,缩写:tz

陶真
词语 陶真 繁体
拼音 táo zhēn 注音 ㄊㄠˊ ㄓㄣ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T 缩写 tz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陶真】的含义

1.流行于宋代的一种说唱伎艺﹐用鼓伴奏。从元明以至清代﹐民间还在演唱﹐但已改用琵琶伴奏。它以演唱小说﹑历史故事为主。一般认为是弹词的前身。本作"淘真"。 2.指民间说唱的莲花落。

陶真词语的网络解释

宋代民间流行的一种说唱伎艺,亦作“淘真”。元、明以至清代,民间还在演唱。“陶真”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当时在临安(今杭州)十三军大教场等宽阔场所,“扑卖并路岐人在内作场”时,演出中就有“陶真”:“唱涯词,只引子弟;听陶真,尽是村人。”南宋诗人陆游曾写《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其中第四首:“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一般认为写的即是当时农村唱陶真的情况。陆游这首诗是庆元间在家乡山阴时所作,山阴即今绍兴,离临安不过百余里,《繁胜录》中所载,也是南宋庆元前后的事情,足见当时陶真这种民间伎艺,深受农民喜爱和在浙东一带农村流行演唱的情况。蔡中郎这个故事,由于在民间说唱中流传较广,才成为后来南戏《赵贞女蔡二郎》和《琵琶记》的创作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