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历是什么意思

太阳历的解释 太阳历怎么读

"太阳历"词语拼音:tài yáng lì,注音:ㄊㄞˋ 一ㄤˊ ㄌ一ˋ,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太陽曆,首字母:T,缩写:tyl

太阳历
词语 太阳历 繁体 太陽曆
拼音 tài yáng lì 注音 ㄊㄞˋ 一ㄤˊ ㄌ一ˋ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T 缩写 tyl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太阳历】的含义

1.即阳历。历法的一种。年的长短依据天象﹐平均长度约等于回归年﹐月的长短则是人为规定。现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阳历创始于罗马(公元前46年)﹐后经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命人修订﹐而成目前所用的阳历。

太阳历词语的网络解释

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年12个月,这个“月”,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

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每满百年少闰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闰,即每四百年中有97个闰年。公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积3300年才差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