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是什么意思
学分制的解释 学分制怎么读
"学分制"词语拼音:xué fēn zhì,注音:ㄒㄩㄝˊ ㄈㄣ ㄓˋ,词性:名词,词式:无词式,繁体:學分制,首字母:X,缩写:xfz
学分制
【学分制】的含义
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用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学生读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方能毕业。一般以每一学期的每周授课时数、实验和实习时数以及课外指定自习时数为学分的计算依据,根据各门课程的不同要求给予不同的学分,并规定各种专业课程的不同的学分总数,作为学生毕业的总学分。
学分制词语的网络解释
学分制,教育模式的一种,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19世纪末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