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台是什么意思

行台的解释 行台怎么读

"行台"词语拼音:xíng tái,注音:ㄒ一ㄥˊ ㄊㄞ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行臺,首字母:X,缩写:xt

行台
词语 行台 繁体 行臺
拼音 xíng tái 注音 ㄒ一ㄥˊ ㄊㄞˊ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X 缩写 xt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行台】的含义

1.台省在外者称行台。魏晋始有之,为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务机构,北朝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唐贞观以后渐废。金﹑元时,因辖境辽阔,又按中央制度分设于各地区,有行中书省(行省),行枢密院(行院),行御史台(行台),分别执掌行政,军事及监察权。行省实即继承前代的行台制度。 2.旧时地方大吏的官署与居住之所。 3.客寓,旅馆。 4.临时设立的戏台。

行台词语的网络解释

魏晋至金代尚书台(省)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台”指在中央的尚书省﹐出征时于其驻扎之地设立临时性机构称为行台﹐又称行尚书台或行台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