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丞是什么意思

县丞的解释 县丞怎么读

"县丞"词语拼音:xiàn chéng,注音:ㄒ一ㄢˋ ㄔㄥ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縣丞,首字母:X,缩写:xc

县丞
词语 县丞 繁体 縣丞
拼音 xiàn chéng 注音 ㄒ一ㄢˋ ㄔㄥˊ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X 缩写 xc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县丞】的含义

1.官名。秦汉于诸县置丞,以佐令长,历代因之。

县丞词语的网络解释

官名。始置于战国,为县令之佐官。秦汉相沿。典文书及仓狱,为县令,县长之辅佐,历代所置略同。惟晋及南朝宋无(宋只设建康狱丞)。丞之官秩,汉为二百石至四百石,明清县丞为正八品官。明代规定凡方圆不及20里者不设县丞,故多数县份都有佐贰官。清代县丞多不设,在全国1300多个县份中,仅设县丞34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