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蚀是什么意思
月蚀的解释 月蚀怎么读
"月蚀"词语拼音:yuè shí,注音:ㄩㄝˋ ㄕ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月蝕,首字母:Y,缩写:ys
月蚀
【月蚀】的含义
1.见"月食"。
月蚀词语的网络解释
月蚀是地球自转轴和太阳公转轨道平面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地球上某些地方出现的日食现象。月食是指由于月球在地球表面与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而发生的日食。月食分为全食、偏食和食中三类。月食的产生是由地球运动对偏食半径的影响引起的。
月蚀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位置比太阳公转轨道平面低12. 6°,太阳发出的日光经由地球表面的某一处,投射到地球大气层之中,由于大气折射,太阳照射的部分被遮蔽。此时,地球上观察者看到天空出现了亮斑,这就是日食。
月蚀是地球上观察者看见的最晚的天象现象之一,它的出现时间大约为:10:38, 12:47, 15:19, 16:47, 19:33, 22:47, 23:38等。月蚀一般出现在农历的初七、八,也就是初四到十五,这期间地球和太阳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人们可以看到月球对地表的遮蔽现象。
月食分为全食、偏食和食中三类:
1. 全食是由于地球、月亮、太阳三个天体在一条直线上或者几乎在一个水平面上,造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位置比太阳公转轨道平面低一个角度。全食发生在农历的初八到初十之间。
2. 偏食是由地球与太阳之间相对位置的不同影响月球位置的月蚀现象。偏食通常出现在农历的十五和二十三。
3. 食中是指由于地球、月亮和太阳三者的相对关系变化,使日光经由地球大气层进入人类视野的现象。它发生在农历的初七到十五之间的日子。
以上就是关于“月蚀”的网络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