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方是什么意思
鲍方的解释 鲍方怎么读
"鲍方"词语拼音:bào fāng,注音:ㄅㄠˋ ㄈㄤ,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鮑方,首字母:B,缩写:bf
鲍方
【鲍方】的含义
"鲍方"这个成语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常用语,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这一成语的意思是“鲍叔牙(音同“顾”)与项伯为布衣时,常从容闲雅,不慕名利”。鲍叔牙和项伯两人在历史中都有其高雅的品德、丰富的经验以及深厚的友谊。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以德报怨,是以君子自远方来者,适可以得也。”鲍叔牙为司马相如做媒,他温文尔雅、不慕虚名,这种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风度一直被后人传颂。
在历史中,“鲍方”这个成语不仅代表了对古代士大夫阶层的赞誉,还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传说故事中。例如,《汉书·董仲舒传》中有“方正能守”的说法,这里“方正能守”可能与“鲍叔牙为布衣时,常从容闲雅,不慕名利”的历史背景有关。
总的来说,“鲍方”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士大夫的品行和风范,同时也表达了对高雅品德的追求。
鲍方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