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皂白是什么意思

不问皂白的解释 不问皂白怎么读

"不问皂白"词语拼音:bù wèn zào bái,注音:ㄅㄨˋ ㄨㄣˋ ㄗㄠˋ ㄅㄞˊ,词性:成语,词式:无词式,繁体:不問皂白,首字母:B,缩写:bwzb

不问皂白
词语 不问皂白 繁体 不問皂白
拼音 bù wèn zào bái 注音 ㄅㄨˋ ㄨㄣˋ ㄗㄠˋ ㄅㄞˊ
词性 成语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B 缩写 bwzb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不问皂白】的含义

"不问皂白"是成语,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诗作《己亥杂诗》。整首诗的内容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是说,尽管那些凋零的花瓣虽然已经失去了生命,但它们却能化为泥土,为春天的花卉提供营养和滋润,表现出他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能保持高尚的情操。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行事粗鲁、直截了当或没有考虑周全。它的意思是“不要问花是怎样的颜色和质地,只管照自己的样子去打扮自己;也不要问树有怎样的根茎和枝干,只管照自己的样子生长”。“皂白”,就是事物的界限和分寸,也是形容人做事粗鲁、直接或缺乏考虑的人。

不问皂白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