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地黄是什么意思

洋地黄的解释 洋地黄怎么读

"洋地黄"词语拼音:yáng dì huáng,注音:一ㄤˊ ㄉ一ˋ ㄏㄨㄤˊ,词性:名词,词式:无词式,繁体:洋地黃,首字母:Y,缩写:ydh

洋地黄
词语 洋地黄 繁体 洋地黃
拼音 yáng dì huáng 注音 一ㄤˊ ㄉ一ˋ ㄏㄨㄤˊ
词性 名词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Y 缩写 ydh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洋地黄】的含义

1.玄参科。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又称毛地黄,别称紫花洋地黄。全株被短毛。叶互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初夏开花,花多数成顶生的长总状花序,花冠钟状唇形,上唇紫红色,下唇内部白色,有紫色斑点。原产欧洲西部,现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为观赏植物和药用植物。叶含强心苷,用作强心药,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和减慢心率,用以治疗心力衰竭。作用慢而持久,有蓄积作用。过量可产生毒性反应。

洋地黄词语的网络解释

洋地黄:别名毛地黄、毒药草、紫花毛地黄、吊钟花,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全体密被短毛。根出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边缘具钝齿,有长柄。第2-3年春于叶簇中央抽出花茎,高达1-1.5m,茎生叶长卵形,边缘有细齿,有短柄或近无柄。总状花序顶生,花冠钟形,下垂,偏向一侧,紫红色,内面带深紫色斑点。蒴果圆锥形,种子细小。花期5-6月,果期 6-7月。原产于欧洲中部与南部山区。现中国浙江、上海、江苏与山东等地已有大量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