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前是什么意思

衙前的解释 衙前怎么读

"衙前"词语拼音:yá qián,注音:一ㄚˊ ㄑ一ㄢ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Y,缩写:yq

衙前
词语 衙前 繁体
拼音 yá qián 注音 一ㄚˊ ㄑ一ㄢˊ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Y 缩写 yq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衙前】的含义

1.宋代职役之一。唐有衙前军,但非官役。宋衙前始成为负担最重的差役。职掌官物押运和供应,负赔偿失误和短缺等责任,承役者往往赔累破产。宋初无固定役法。仁宗初期,有派里正轮充的"里正衙前",募充的"长名衙前"和以富户承充的"乡户衙前"等名色。为减轻亏累,官府特许承担重难差役的衙前,承包酒坊,以资弥补。但在嘉佑治平间(1056-1067)各地又相继废止。熙宁三年(1070)行免役法,衙前改为雇役,以坊场钱(酒税)募充。

衙前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