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息尚存是什么意思
一息尚存的解释 一息尚存怎么读
"一息尚存"词语拼音:yī xī shàng cún,注音:一 ㄒ一 ㄕㄤˋ ㄘㄨㄣˊ,词性:成语,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Y,缩写:yxsc
一息尚存
【一息尚存】的含义
"一息尚存"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空余二月花间路,忽见初春雪里山。一息尚存无一事,半生徒去自成官。" 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境遇困厄或不幸的处境已经到了极点,但仍可坚持下去,继续生活和工作。
在古代诗词中,“一息尚存”常常被用来表示人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还能够继续生存,或者为了生存而不得不牺牲的一些小事情。它的意思是说即使身处困境,仍然可以存活并做出一定的贡献,就像在白雪皑皑的山上有一片松林一样,虽然环境恶劣,但人们仍能保持生存和生活的愿望。
"一息尚存"这个成语常用来表示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不屈,或者为了生活而不得不牺牲的一些小事。这种用法强调了即使身处困境也无法放弃的决心,以及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坚持生存的毅力。
一息尚存词语的网络解释
"一息尚存"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吴纪传》。原文为:孙权谓顾子敬曰:“公等何不先计长策以待敌?”许都诸将皆应诺,欲与孙权争功。子敬曰:“此天下之大患也。”权曰:“今有李严,可与谋。”许、曹二贼闻之大惧,各引兵出战。子敬独持剑立于城上,待其士卒散尽而退。其夜,将至天明方休,将士皆安。此乃计先计,而孙权却欲争功,故说顾、子敬以取天下;但今日之计,则是可取也。此语大可为后人作戒,愿诸君莫不思量,勿轻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