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浪鼓是什么意思

拨浪鼓的解释 拨浪鼓怎么读

"拨浪鼓"词语拼音:bō làng gǔ,注音:ㄅㄛ ㄌㄤˋ ㄍㄨˇ,词性:名词,词式:无词式,繁体:撥浪鼓,首字母:B,缩写:blg

拨浪鼓
词语 拨浪鼓 繁体 撥浪鼓
拼音 bō làng gǔ 注音 ㄅㄛ ㄌㄤˋ ㄍㄨˇ
词性 名词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B 缩写 blg
近义词 货郎鼓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拨浪鼓】的含义

1.旧时货郎用来招揽顾客的手摇小鼓。有柄﹐两旁系坠﹐握柄转动鼓﹐坠击鼓发声。亦用作小儿玩具。

拨浪鼓词语的网络解释

拨浪鼓是一种古老又传统的民间乐器和玩具,出现于战国时期。拨浪鼓的主体是一面小鼓,两侧缀有两枚弹丸,鼓下有柄,转动鼓柄弹丸击鼓发出声音。鼓身可以是木的也可以是竹的,还有泥的、硬纸的;鼓面用羊皮、牛皮、蛇皮或纸制成,其中以木身羊皮面的拨浪鼓最为典型。 早期的拨浪鼓是乐器而非玩具。拨浪鼓并不是某一个地方所特有的,我国各地、各少数民族地区都出现过拨浪鼓。拨浪鼓流行于甘肃省卓尼,云南省中甸、维西、丽江,四川省盐源和中国北方广大地区。拨浪鼓在世界各地分布很广,五大洲都有。


2014年12月08日,一只巴掌大小的拨浪鼓被国家博物馆收藏。这只有50年历史的拨浪鼓来自浙江义乌,2014年11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考察时,一位商户将它赠予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