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为邦捍是什么意思
兵为邦捍的解释 兵为邦捍怎么读
"兵为邦捍"词语拼音:bīng wéi bāng hàn,注音:ㄅ一ㄥ ㄨㄟˊ ㄅㄤ ㄏㄢˋ,词性:无词性,词式:ABCD式,繁体:,首字母:B,缩写:bwbh
兵为邦捍
【兵为邦捍】的含义
“兵为邦捍”出自《左传·庄公十年》:“齐景公问于三子曰:‘寡人欲使无事可也,将何为?’孟僖子对曰:‘夫民有忧恐之惧,不可不防,国君若为备,则能以时应变。’”这里的“兵”,泛指军队;“邦”,指国家;“捍”,防守、保持;“为”,是。“兵为邦捍”的意思是说国家要防备军队的侵扰和攻击。
这个成语源自历史背景,春秋时期齐国被赵国灭亡后,由于没有有效的防御措施,齐景公不得不派三子孟僖子去咨询他们。孟僖子对齐景公回答说,国家要想避免祸患,在军事方面应该加以防范,并且要设立相应的防卫制度来应付可能出现的威胁。
所以,“兵为邦捍”强调的是国家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防御体系,防止外敌侵扰和内部矛盾的发生,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全。
兵为邦捍词语的网络解释
出自《左传·昭公十年》:“成康重也。以兵为邦捍。” 古今异义词,意指国家强大时应该用武力去防御。
- 这个成语讲的是历史上曾经国弱将强的时代,当时国家要保护自己。
- 我们经常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国家强大,并且用武力来维护国家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