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是什么意思
唢呐的解释
唢呐怎么读
"唢呐"词语拼音:suǒ nà,注音:ㄙㄨㄛˇ ㄋㄚˋ,词性:名词,词式:无词式,繁体:嗩吶,首字母:S,缩写:sn
【唢呐】的含义
1.波斯语surn?的译音。或译为"苏尔奈"﹑"琐?"﹑"唢拿"﹑"唆呐"﹑"锁呐"。簧管乐器。金元时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常用者有八孔。
唢呐词语的网络解释
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
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俗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在广东地区又被称为嘀嗒,是广东“八音”乐器中的一种。
唢呐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