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俗是什么意思

笃俗的解释 笃俗怎么读

"笃俗"词语拼音:dǔ sú,注音:ㄉㄨˇ ㄙㄨ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篤俗,首字母:D,缩写:ds

笃俗
词语 笃俗 繁体 篤俗
拼音 dǔ sú 注音 ㄉㄨˇ ㄙㄨˊ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D 缩写 ds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笃俗】的含义

"笃俗"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过于注重某种风尚、传统或者习尚。这个成语源自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聊斋志异》中,作者蒲松龄在描述一个女子时说:“彼妇言之,则必笃俗,其性如水,顺流而下也。”这里的"笃"指喜欢或重视;"俗"指俗气、习尚,多指传统、旧习。因此,“笃俗”就相当于“喜欢传统、注重习尚”,即对某种风尚、传统或者习尚特别感兴趣,并且不加选择地推崇和遵循。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以及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都过于传统化,而没有创新性或灵活性。它常用于描述那些盲目追随潮流,但缺乏批判精神或反思的人。 当然,“笃俗”也经常被用作对某些行为或现象的描述,如某个群体中的人过于关注集体主义和集体利益,但忽略了个人的价值观和个性解放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例如,在谈论某人时如果认为他们太注重传统、习尚,可以这样说:“她/他笃俗。”

笃俗词语的网络解释

“笃俗”指对世俗事物或行为保持一种极端的反感态度,表示在社会中反对、排斥和否定某种风俗习惯。此词用得较多的表达方式包括:[A] 人世间没有一个不好的习俗,都应当推广;B) 没有一个不值得提倡的东西,都应当坚持;C) 人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各种思想观点,不要受任何个人偏见的影响和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