鹾使是什么意思

鹾使的解释 鹾使怎么读

"鹾使"词语拼音:cuó shǐ,注音:ㄘㄨㄛˊ ㄕˇ,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鹺使,首字母:C,缩写:cs

鹾使
词语 鹾使 繁体 鹺使
拼音 cuó shǐ 注音 ㄘㄨㄛˊ ㄕˇ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C 缩写 cs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使

【鹾使】的含义

"鹾使"是清代乾隆年间,四川成都官办盐务督造局署设盐司、盐政、盐商的官员。他们负责管理全国各地的盐税,并对地方政府进行监督和治理。 盐使的主要职责包括: 1. 管理地方盐税:他们需要掌握各地的盐价和数量,确保政府能够获得足够的收入来维持盐业的发展。 2. 监督地方官吏:他们经常巡视各处,确保当地官员能严格执行盐法,对不法行为进行严厉惩治。 3. 为地方政府提供服务:他们负责协调政府与当地人民之间的关系,帮助提高地方的经济状况。 乾隆时期,四川的盐务局署设置较为独立,但官署机构的扩大和行政职能的转移,使盐商和官员之间在利益上的矛盾逐渐加剧。盐商通过贿赂政府、隐瞒实情等手段获取利益,而地方政府则利用这一情况,将盐税交给商人,以获取更多的好处。 乾隆时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朝廷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 1. 增加地方官吏的监督力量: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管力度,朝廷设立了督造局署,并派遣盐政、盐商等官员进行巡视。 2. 设立盐法监察使:以监督官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为由,设立盐法监察使,负责审查和纠正地方政府在执行盐法上的问题。 这些措施虽然对地方的治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暴露了盐商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的一些矛盾。最终,在乾隆时期,朝廷采取了一项重要的改革:将官署部分合并,成立盐政司,由盐政、盐商等官员兼任,成为负责全国盐税管理的主要机构。 通过这些措施,虽然对地方治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暴露了中央集权的弊端和地方权力的分散。这一时期,四川的盐务管理逐步趋于稳定,但仍有一些地区仍存在政府与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鹾使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