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舆是什么意思
刍舆的解释 刍舆怎么读
"刍舆"词语拼音:chú yú,注音:ㄔㄨˊ ㄩ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芻輿,首字母:C,缩写:cy
刍舆
【刍舆】的含义
"刍舆"是一个成语,最早源于《诗经》中的句子。以下是"刍舆"的详细解释:
1. "刍":意为草料或粮食,常用来形容人对财物的贪欲和渴望。
2. "舆":原指马车,后比喻官府或公家的东西。
3. 这个成语出自《诗经》中的句子:“彼尔维何?维南山之谷。木叶芜纟,虽有嘉肴。”其大意为:
- "彼尔维何?" 句意是:你们是什么人?
- "维南山之谷" 句意是:像你这样的人,就像他家的山上的粮食一样。
通过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理解到"刍舆"的意思。这里的"刍"代表的是"彼尔维何"(你们是什么),而"舆"代表了"木叶芜纟 (nǎi) "(像你这样的人,就像他的田地一样)。所以,"刍舆"可以被解读为:那些贪欲和渴望财富、权力和地位的人,就像他们的土地一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的"求之不得"也是出自这个成语,比喻追求的目标无法实现。因此,"刍舆"是一个表示人对财物极度渴望或执着的人物形象,常用来形容那些试图追求更高贵的事物却无果的人。
刍舆词语的网络解释
"刍舆"是一组成语,源自《左传》记载的故事。这个故事描述了东周时期的士大夫阶层,他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学问和理想,常常需要参加各种公共活动或为社会做贡献。然而,他们往往由于事务繁多而忽略了对个人品质、修养和品德的修炼。
在儒家思想中,"刍"和"舆"分别代表知识和道德。"刍"是草木之类的东西,比喻知识;"舆"则表示交通工具,喻指德行。当士大夫为了追求更高的学问、理想或社会贡献而参加公共活动时,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积累的知识和道德修养。
因此,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士人需要通过参与各种公共事务来实现其个人目标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