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华损实是什么意思

摭华损实的解释 摭华损实怎么读

"摭华损实"词语拼音:zhí huā sǔn shí,注音:ㄓˊ ㄏㄨㄚ ㄙㄨㄣˇ ㄕˊ,词性:成语,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Z,缩写:zhss

摭华损实
词语 摭华损实 繁体
拼音 zhí huā sǔn shí 注音 ㄓˊ ㄏㄨㄚ ㄙㄨㄣˇ ㄕˊ
词性 成语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Z 缩写 zhss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摭华损实】的含义

"摭华损实"是成语,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典故为春秋时期,齐景公有三个女儿:季孙氏、季友和季姬,都与国君无道有关。鲁哀公时,子夏任齐相,齐景公欲立子夏为大宗伯。他便向齐景公的妻室说:“我将立子夏为大宗伯。”齐景公的妻子认为这是不好的决定,劝她不要这样做,但是她不肯听,于是就说了她的意见。 于是,子夏便说:“我已立了国君,您又想要立一个庶民。这不能算是我们齐国的国君,鲁国的庶民都不够资格的。” 齐景公知道她的话是有道理的,便把这事告诉了成公。成公问大臣们说:“像子夏这样的人,哪里有好生就好的?哪里会有什么优美的礼仪?”大臣们都纷纷反驳。 子夏却回答道:“我已立了国君和庶民,他们还不能算齐国的国民吗?” 成公听了这话,于是便说:“您是国家的中正,应该在国事上主持大权。现在您刚立了国君,又要求立个庶民,这就不是您的本意,我们鲁国的庶民也很难满足您!”子夏于是请求成公让他任齐相。 成公说:“我既然已经立了国君,那么,你就当齐相,你所要立的人是庶民。齐国的人才众多,应该让贤于你的。” 子夏听后,便又请成公不要立那个庶民为国君。成公一听这话,觉得不对劲,于是问:“您刚才说的‘我已立了国君’和现在又要立个庶民,这有什么关系呢?” 子夏回答说:“我已经立好了国君,并且任命了庶民作为他的宰相,但是后来他又要求立了个庶民。这是有失国家大义的。” 成公听了这话,便说:“您是国家的大臣啊!我既然已经立好了齐国的国君,那么,就该当齐国的天子了吧?现在又请这个庶民来作为国君,这在什么情况下才是一个国家的天子呢?” 子夏连忙说:“您只是想让我担任国君而已。现在您还要我任相,这就不是我的本意了。” 成公说:“既然你愿意担任齐国的天子,那么,就请允许我将你的职位让给一个人吧。”于是,便让一个大臣去告诉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说:“你叫季孙氏,是齐国的庶民;叫季友,也是齐国的庶民;叫季姬,是齐国的庶民。都给你让了,让你做我的天子,你要不要呢?” 她们都对这个提议感到非常高兴,都说可以答应。 然而,等到他们知道自己将担任齐国的天子时,却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他们所说的‘我已立了国君’就是指齐国的国君已经死了,他们的庶民也都是齐国的庶民;而“你叫季孙氏,是齐国的庶民”是指他们自己是齐国的庶民。因此,她们才知道这是为了防止她的庶民成为齐国的天子。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只有国家才能得到它所应有的地位和荣誉,没有国家就没有个人的正当理由,更不用说一个人有了国家就不会满足了。所以,一个国家应该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君主,有权力能够保护自己的领土、保持自己的尊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人们却容易忽视这个道理,以自我为中心,只注重自身的权利和利益,而不顾及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和谐。 这个成语被广泛传颂,它提醒我们应当尊重国家和人民的权利,并且维护国家统一与繁荣昌盛。

摭华损实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