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死不屈是什么意思
至死不屈的解释 至死不屈怎么读
"至死不屈"词语拼音:zhì sǐ bù qū,注音:ㄓˋ ㄙˇ ㄅㄨˋ ㄑㄨ,词性:成语,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Z,缩写:zsbq
至死不屈
【至死不屈】的含义
"至死不屈"是汉语成语,“至死不屈”是指坚守信念,坚持到底。意思是无论身在何处,都决不允许自己失去正直,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保持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这个成语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面对困难、挫折时的坚毅和意志力。
“至死不屈”的成语故事和背景:
《史记》中记载:鲁仲连受齐景公之聘而往游说鲁国的公子纠,正逢鲁国被齐国灭族,公子纠自杀。为报答卫庄公对他的援救之恩,他应允到卫国去投奔卫王。途中,卫国发生了内乱,卫庄公因贪图宠爱,也跟着叛逃了。当他们回到卫国后,卫国人对他们的到来十分惊讶,卫庄公认为鲁仲连的忠诚与正义是他和卫国共有的力量,就把他放回了自己的国土。但鲁仲连却矢志不渝地坚守着自己内心的信念,坚持着自己的道德原则。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了解到,在困难重重、逆境面前,一个人应当坚定自己的信仰,不屈服于外界的不良环境和诱惑,保持自己的正直与忠诚,以最终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因此,“至死不屈”就是指在遇到困境时,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道德标准,绝不妥协。
- 释义:
- 坚定信仰: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即使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也不改变。
- 保持道德品质:始终遵循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不因外界环境和个人选择而动摇。
- 不屈服于外界的不良环境和诱惑:在遇到逆境或挑战时,依然坚定自己的信仰,坚守自己的道德标准,绝不妥协。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在面对困难、挫折时的坚韧和毅力。
至死不屈词语的网络解释
暂无网络解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