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颗结草是什么意思
魏颗结草的解释 魏颗结草怎么读
"魏颗结草"词语拼音:wèi kē jié cǎo,注音:ㄨㄟˋ ㄎㄜ ㄐ一ㄝˊ ㄘㄠˇ,词性:成语,词式:无词式,繁体:魏顆結草,首字母:W,缩写:wkjc
魏颗结草
【魏颗结草】的含义
《三国志》记载,东吴大都督、武陵太守魏尚与刘备联军会合后,先乘胜攻取益州。诸葛亮见援兵在弱小之地,自求保全,在成都城外选了六个寨子作为防线,称为'魏颗结草'。
三国时期,"魏颗结草"是诸葛亮向蜀汉朝廷推荐的一组兵力的集合和部署,这组兵力共八个营,由东吴大都督、武陵太守魏尚任总帅。他们组成联军,据险设伏,准备以劣势相制于弱小之地。
三国后期,曹操攻取益州,魏尚等在刘备的请求下带兵撤回汉中,蜀军归附曹军,这便是东吴与魏尚结盟的历史见证。同时,也说明了魏尚、刘备联军的军事实力和经验丰富。
魏颗结草词语的网络解释
"魏颗结草"是一句俗语,出自于古代典籍《晋书·武帝纪》,描述了历史上的一段历史故事。在那个时代,有一个人名叫魏颗,他非常节俭,并且十分关心他人。有一天,他发现一个穷困的老人在他的地盘上种了一片菜,所以他决定结草与之同甘共苦。
这一句俗语的意思是:节俭的人往往能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无私奉献的人则可能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因此,虽然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人因为自己的优点而得到了别人的回报,但是,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和给予的,同时也要学会包容他人,并且对身边的人保持善良和关爱的态度。
总的来说,“魏颗结草”这个成语提醒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记住感激别人、帮助他人的美德,同时也应该珍视自己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