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是什么意思

廷尉的解释 廷尉怎么读

"廷尉"词语拼音:tíng wèi,注音:ㄊ一ㄥˊ ㄨㄟˋ,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T,缩写:tw

廷尉
词语 廷尉 繁体
拼音 tíng wèi 注音 ㄊ一ㄥˊ ㄨㄟˋ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T 缩写 tw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廷尉】的含义

官名。掌司法刑狱。始置于秦,汉景帝时改称大理,武帝时复称廷尉。东汉后或称廷尉、大理和廷尉卿。北齐至明清都称大理寺卿。

廷尉词语的网络解释

廷尉,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掌刑狱。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前137)恢复旧称﹐哀帝元寿二年(前1)又改为大理。新莽时改名作士﹐东汉时复称廷尉。汉末复为大理。魏黄初元年(221)改称廷尉﹐后代沿袭未改。北齐以大理寺为官署名,大理寺卿为官名,历代遵行。颜师古云:“廷,平也。治狱贵平,故以为号。”说见《汉书·百官公卿表》注。师古又引应劭说,则谓“听狱必质诸朝廷,与众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