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碑是什么意思

卧碑的解释 卧碑怎么读

"卧碑"词语拼音:wò bēi,注音:ㄨㄛˋ ㄅㄟ,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臥碑,首字母:W,缩写:wb

卧碑
词语 卧碑 繁体 臥碑
拼音 wò bēi 注音 ㄨㄛˋ ㄅㄟ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W 缩写 wb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卧碑】的含义

1.明洪武二年诏境内立学﹐十五年礼部颁学校禁例十二条﹐禁生员不得干涉词讼及妄言军民大事等﹐刻石置于学宫明伦堂之侧﹐称为卧碑。清顺治九年又另立条款八项﹐颁刻学宫﹐称为新卧碑。 2.泛指镌刻各种禁例的石碑。

卧碑词语的网络解释

卧碑,汉语词汇。

拼音:wò bēi

释义:明清时期称镌刻约束在学生员条规的碑石为卧碑。它一般树于明伦堂的左边。

明伦堂卧碑,立于明伦堂之左,以晓示生员,是明清时期儒学教育的校规,是生员在校期间的行为规范和守则。

明伦堂卧碑长160公分,宽84公分,厚24公分,全文27行,楷书,字距为1公分,行距为1.5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