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是什么意思

文成公主的解释 文成公主怎么读

"文成公主"词语拼音:wén chéng gōng zhǔ,注音:ㄨㄣˊ ㄔㄥˊ ㄍㄨㄥ ㄓㄨˇ,词性:名词,词式:常用词,繁体:,首字母:W,缩写:wcgz

文成公主
词语 文成公主 繁体
拼音 wén chéng gōng zhǔ 注音 ㄨㄣˊ ㄔㄥˊ ㄍㄨㄥ ㄓㄨˇ
词性 名词 词式 常用词
首字母 W 缩写 wcgz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文成公主】的含义

①文成公主(?-680)。唐朝公主。太宗女。公元641年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入藏时带去许多工匠及水磨、酿酒、冶金、养蚕、刺绣、造纸、制墨、建筑、耕作等工具和技术,对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贡献很大。在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里,至今还供奉着她和松赞干布的塑像。②藏剧剧目。唐代贞观年间,吐蕃大臣禄东赞奉藏王松赞干布之命,赴长安向唐太宗求婚文成公主。唐太宗七试婚使,禄东赞机智通过,因而允婚,派五百名侍从陪同,送公主入藏。

文成公主词语的网络解释

文成公主(625年—680年11月1日),唐朝宗室女,汉族。汉名无记载,吐蕃尊称甲木萨(藏文:རྒྱ་མོ་བཟའ་,威利:rGya Mo bZa'。藏语中“甲”的意思是“汉”,“木”的意思是“女”,“萨”的意思为神仙)。

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远支宗室女,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

唐蕃自此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凡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