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事是什么意思

主事的解释 主事怎么读

"主事"词语拼音:zhǔ shì,注音:ㄓㄨˇ ㄕˋ,词性:名词,词式:常用词,繁体:,首字母:Z,缩写:zs

主事
词语 主事 繁体
拼音 zhǔ shì 注音 ㄓㄨˇ ㄕˋ
词性 名词 词式 常用词
首字母 Z 缩写 zs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主事】的含义

1.主持事务。 2.官名『代光禄勋属官有主事。北魏置尚书主事令史,为令史中的首领。隋以后但称主事,本为雇员性质,非正规官职。金代始列为正官,职务以文牍杂务为主,也分管郎中﹑员外郎之职。明代于各部司官中置主事,官阶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清代又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其他官署如内务府﹑理藩院及各部亦有主事。民国初,于国务院秘书厅﹑各部及驻外使馆中,设主事,在佥事下,相当后之科员。

主事词语的网络解释

主事:古代官职

主事:汉语词汇

条目:主事

拼音:zhǔ shì

注音:ㄓㄨˇ ㄕㄧˋ

1.主持某项事务。

《水浒传》第六十回:“宋江见晁盖死了,比似丧考妣一般,哭得发昏。众头领扶策宋江出来主事。”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八章:“家有千百口,主事在一人。”

2.主持某项事务的人。

《孟子·万章上》:“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史记·李斯列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

3.禅院管理各种杂务的职事僧。《释氏要览》卷下谓监寺、维那、典座、直岁四职为主事。

4.使馆或领馆中主管行政事务的人员,属于使馆人员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