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遗址是什么意思

半坡遗址的解释 半坡遗址怎么读

"半坡遗址"词语拼音:bàn pō yí zhǐ,注音:ㄅㄢˋ ㄆㄛ 一ˊ ㄓˇ,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半坡遺址,首字母:B,缩写:bpyz

半坡遗址
词语 半坡遗址 繁体 半坡遺址
拼音 bàn pō yí zhǐ 注音 ㄅㄢˋ ㄆㄛ 一ˊ ㄓˇ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B 缩写 bpyz
近义词 暂无
反义词 暂无
组词

【半坡遗址】的含义

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1953年发现于陕西西安东郊半坡村。遗址有公共墓地、居住区、制陶器窑场,出土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彩陶花纹以动物形象为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半坡遗址词语的网络解释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队在西安东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发现了半坡遗址。同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发现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1954一1957年,先后进行了五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1万平方米。已发掘出46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半坡遗址博物馆于1958年4月28日建成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