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战争是什么意思
百年战争的解释 百年战争怎么读
"百年战争"词语拼音:bǎi nián zhàn zhēng,注音:ㄅㄞˇ ㄋ一ㄢˊ ㄓㄢˋ ㄓㄥ,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百年戰爭,首字母:B,缩写:bnzz
百年战争
【百年战争】的含义
1337-1453年英国和法国封建君主为争夺法国西南部领地而进行的长达百余年的战争。战争前期法国多次遭受重大失败,国家处于危亡关头。1429年,法国女英雄贞德率军解救了奥尔良,战争出现转机。战争最后以英国失败告终,法国从英国手中收复了除加莱港外的所有国土。
百年战争词语的网络解释
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
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