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拯是什么意思
拔拯的解释 拔拯怎么读
"拔拯"词语拼音:bá zhěng,注音:ㄅㄚˊ ㄓㄥˇ,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B,缩写:bz
拔拯
【拔拯】的含义
"拔拯"(tī tǎn)这个词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美德的人。其释义如下:
1. **拔**:这里指通过努力或者奋斗来提升自己的地位或声誉。
2. **拯**:意思是救助、帮助。
因此,“拔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通过自我努力和不懈的奋斗,最终能够得到别人的赞誉或帮助,并且自己也得到了相应的荣誉或成就。这种说法常常用来形容那些有才华但没有受到过足够重视的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视为“拔高”的表现。
这个词语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关于人才选拔和评价的基本理念:通过个人的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地位,同时在社会上也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支持。
拔拯词语的网络解释
“拔拯”是汉语词汇,意思是比喻有才德的人。此词源于《楚辞》:“拔取无用之材,拯溺者于至水。”出自古文作品《离骚》,原文为:予生平好,好高洁之士,不废用而以绳墨制其手足,故世谓我是卓然处物。然而我所贵者,吾身也;至于所爱者,则可以与共栖坠以自立。呜呼,拔拯,正要道是无愧乎!